中国远征军的远征与滇西抗战及战争意义

2017年4月26日18:37:32历史解密2,365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滇西抗战的胜利既有客观因素(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个形势密切相关),更有主观因素。中国军民为保卫祖国,为民族尊严和生存而战,发扬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爱

1940年9月以后,日本入侵越南,切断了中越通道;暹罗(泰国)则成了日军的帮凶;老挝事实上没有什么兵备;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后来像多诺米骨牌一样纷纷陷落;在缅甸,日军才真正遇到了抵抗,而抵抗的主力就来自中国的远征军。

1941年12月7日(当地时间,中国时间为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使中国在亚洲多年单独对日作战的形势有了改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汇合在一起。12月23日,由蒋介石主持,有中、美、英三国代表参加的东亚联合军事会议在重庆举行,英国代表要求中国军队入缅协助英军战斗,蒋介石表示同意。中英签订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使中英军事同盟得以成立。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从而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以蒋介石为统帅,美国总统罗斯福派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中国为了保护滇缅公路畅通,筹组“中国远征军”,以第五、六、六十六。3个军10万人的兵力准备入缅协防。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以40万兵力在海空军的配合下,迅速席卷了香港、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接着,日军开始分三路大规模进攻缅甸的军事行动:沿伊洛瓦底江东岸进犯卑谬;沿仰光、曼德勒铁路进犯同古;沿泰西、景迈东进。

由于英方的顾忌,一再延误中国远征军的入缅行动,直到日军大举进攻缅甸.仰光告急,英军张惶失措,才要求中国军队迅速入缅。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2月底开始入缅,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暂时统一指挥入缅的第五、六两军,布防战斗。但是,此时有利时机已经丧失,3月8日缅甸首都仰光失守。3月12日,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成立,卫立煌为司令长官,杜律明为副司令长官。卫未到任,由杜代理。中国远征军编成内有第五军(杜聿明)、第六军(甘丽初)、第六十六军(张轸)3个军9个师。司令部成立时发表文告指出:“此次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全在协助友邦,消灭民主国家公敌——日本强盗,争取人类正义,世界和平。”

中国远征军浴血入缅远征,由于坐失良机,使中国军队“自始至终呈被动之态势。”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