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的远征与滇西抗战及战争意义

2017年4月26日18:37:32历史解密2,375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滇西抗战的胜利既有客观因素(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个形势密切相关),更有主观因素。中国军民为保卫祖国,为民族尊严和生存而战,发扬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爱

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来,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英军脱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英国政府为表彰远征军,后来授予孙立人师长“帝国司令勋章”,使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外国将领。孙立人还获得中国的四等云麾勋章和美国的丰功勋章。其他将领也获得了相应的勋章。

经过仁安先羌被围的遭遇,英军已呈惊弓之鸟,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按照放弃缅甸、退保印度的方针,背弃与中方的共同安排,诱骗中国军队为英军充当撤退的后卫。这样,第一次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处境更为不利,以后的战斗愈打愈不行了。1942年4月25日,中、英、美三国代表在曼德勒附近举行了联席会议,决定全面撤出缅甸。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在北撤过程中,遭到敌人袭击而牺牲。

第五军自4月下旬开始撤退以来,路过野人山,历时4个月,辗转行军共计长达3000里,最后分别撤至雷多、葡萄、腾冲、泸水4个不同方向。该军入缅时为4.2万人,在战斗中伤亡7300人,撤退中伤亡14700人,撤离缅甸后全军只剩下2万人,损失一半以上。又据统计,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共103000人,最后死伤44300人,失踪11880人,损失达56480人。全军损失也在一半以上。

尽管,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在同古、仁安羌等地给日寇以沉重打击,“抵挡半月之久,初步达到了挫敌锐气和消耗敌人的目的”。然而由于坐失良机,英军背弃盟的和退却,以及指挥混乱,造成了悲壮的失利,使我国失去了西南唯一的交通线,并使日寇将战火烧到了我国国门。

1942年5月1日,滇缅公路被截断,日军进攻云南西部形势已经造成。蒋介石乃密电军委会驻滇参谋团林蔚,命令对保山、畹町间桥梁做“完成破坏准备”。林蔚复电正准备中。5月3日,日军依据“第五十六师团应向怒江一线”进军的指示,其先头部队进入滇西边境畹町,4日占领龙陵县城。5日上午,前线工兵总指挥马崇六指挥将怒江惠通桥炸断,阻止敌人深入怒江以东。虽有500人敌军强渡怒江,终被我军击退,“这一仗虽是个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但就战略意义来说,却是很有价值的。”

惠通桥炸毁,虽然“隔于西岸汽车九百余辆之多,难民五万余人”,然而却阻止了日军沿滇缅公路向东突进的企图,奠定了敌我隔江对峙的局面。5月10日,日军占领怒江以西重镇腾冲。延至1943年初,日军势力向北延伸到泸水地区,向南到达孟定地区,这样日军就占领了我怒江以西的滇西地区数百公里长的一块狭长地带,约83000平方公里土地,50万人口的地区。于是,云南由抗日大后方变成了抗日大前方。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