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的远征与滇西抗战及战争意义

2017年4月26日18:37:32历史解密2,380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滇西抗战的胜利既有客观因素(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个形势密切相关),更有主观因素。中国军民为保卫祖国,为民族尊严和生存而战,发扬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爱

◆悲壮的失利

尽管如此,第五军入缅的先头部队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是一支机械化装备的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勋的部队,先行入缅,士气高昂。军运卡车身上,贴满了用中、缅两国文字书写的标语:“中国军队为保卫缅甸人民而来!”“加强中英军事合作!”“缅甸是中国最好的邻邦!”“驱逐倭寇,扬威异域!”“为国争光,不胜不还!”

1942年3月7日200师日夜兼程,到达战斗第一线同古。同古南距仰光250公里,北距曼德勒320公里,是仰曼铁路的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西北还有克永冈(开道)机场,是日军“必须迅速占领”之地。而我方则认为,它与西线普罗美和东线毛奇互相呼应,构成阻止日军北犯的屏障。尤其是3月8日,仰光失陷后,同古争夺战,就显得更为重要。

驻守在同古一带的英缅第一师土气极为低落,既不了解敌情,又未作迎战准备,只准备安全后撤,保存实力。3月18日,日军向同古推进,英军同时撤往普罗美。从19日起,日军第五十五师团第—一二联队向同古发起攻击,第一四三联队于20日投入战斗,双方激战12天之久,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开战以来未曾遇到过的猛烈抵抗。

由于西线英军始终没有采取积极行动配合,加上英方延误,中国远征军后续部队未能按预订计划运送到同古前线,第200师苦战12天,伤亡2000余人,内缺粮弹,外无援兵,面对增援后4倍于己的敌人,困守孤城,形势危急。杜聿明认为,“在此形势下,我军既不能集中主力与敌决战,以解同古之围,而旷日持久,仰光登陆之敌势必参加同古战斗,坐使第200师被敌歼灭。如此,则我远征军将被敌人各个击破,有全军覆没之虞。因此,我决心令第200师于29日晚突围,以保全我军战力,准备在另一时间、另一地点与敌决战。”于是第200师在戴安澜指算下安全突围,连一个伤兵也未丢失。

同古保卫战是缅甸防御战期间作战规模最大、坚守时间最长、歼灭敌人最多的一次战斗。而且在仰光失陷的不利形势下,同兵力、装备都占优势,并拥有制空权的敌军苦战12天,歼敌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撤退,为远征军的后续部队赢得了时间,最后第200师全师安全转移,不能不说是很大的胜利。日军也承认,同古战斗中,第200师。十分英勇,对于日军来说则是缅甸战役中最艰苦的一战。

还在同古抗敌之时,蒋介石即予3月26日电示,敌人主力有向同古、曼德勒进攻的企图,我军应在同古、平满纳之间与敌会战;如会战不利,再考虑于曼德勒、塔泽之间,作第二次会战的准备,以期一举击破深入之敌。为此,第五军主力集中于平满纳附近,以准备平满纳会战,蒋介石派罗卓英为中国远征军司令官,正式接掌中国远征军指挥权,而以杜聿明专任平满纳会战总指挥。全军准备在平满纳打一胜仗,以扭转缅甸战局。但是,由于英军毫无斗志,与敌人一触即溃,致使东、西线战局急剧恶化,这时不但平满纳会战失去时机和依托,而且中路第五军左、右两翼已暴露于敌人面前,后路又有可能被敌截断。中国远征军不得已放弃了平满纳会战,退守敏铁拉、敏扬一线,以准备曼德勒会战。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