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的远征与滇西抗战及战争意义

2017年4月26日18:37:32历史解密2,367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滇西抗战的胜利既有客观因素(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个形势密切相关),更有主观因素。中国军民为保卫祖国,为民族尊严和生存而战,发扬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爱

根据1942年2月24日《中英联军全盘部署》的协定,仰光至曼德勒铁路线以东属中国远征军防御,以西归英军防御。自仰光失守后,英缅第一军团约6万人北撤至距仰光约240公里的普罗美一线。然而,在日军进攻下,英军对日本人“谈虎色变”,”节节溃退。4月1日,英军弃守普罗美,日军则进逼仁安羌。

仁安羌在缅语中意为“油河”,是缅甸和整个中南半岛上最大的油田,缅甸战场上盟军油料的主要供应地。日军如夺取仁安羌油田,将大大改善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上日军的石油供应。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分三路向北进攻,直指仁安羌,从4月9日到16日连续作战,攻到距仁安羌以东约5公里处,判明英军已于14日下令炸毁仁安羌油田设施,并继续北撤。4月17日凌晨,日军从南北两处切断了仁安羌公路,并在东、北、南三面设伏,将陆续撤退的英缅第一师及第七装甲旅包围在仁安羌。拥有大量坦克、大炮和汽车的英军7000余人,竟然被少于自己人数的日军包围于仁安羌,并随时有被歼灭的危险。

还在4月14日,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即请求中国远征军援助。罗卓英认为,仁安羌虽非我远征军作战范围,但为发扬盟军协同作战精神,遂派第六十六军第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第一一三团,由副师长齐学启率领,立即前往支援。

4月17日傍晚,一一三团到达仁羌之宾河北岸,当晚即展开了猛烈的战斗,第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亲临前线指挥,经过10多个小时的战斗,至4月18日中午消灭了宾河以北的敌人,夺回了渡口。这时,英缅第一军团军团长斯利姆接到被围的英缅第一师师长斯科特求救的无线电话:“本师饮水及食粮断绝已经两日,困难万分,官兵无法维持,势将瓦解。”要求中国军队南渡,迅速发起进攻。孙立人分析,宾河南岸,日军控制着山地,居高临下,远征军驰援英军的兵力远远少于日军,稍微受挫,不仅不能解求英军,应而有可能导致一一三团的覆灭。因此,孙立人决定,白天暂停进攻,先将当面敌情摸清,夜间凋整好部队,19日拂晓再发起进攻。不久,斯科特再电催进攻,甚至说:“本师已面临最后关头,军团若无良策,在24小时内不能解围,即将投降!”斯利姆闻言色变。孙立人(192年毕业于美国维吉尼亚军校)接过话筒,用流利的英语,坚定地回答说:“中国军队包括本人在内,纵使战至最后一个人,也要在明19日上午使贵师脱险。贵师已忍受了两天煎熬,希望坚定信心,鼓足勇气,再忍耐最后一天的痛苦!”这番掷地有声、义无返顾的语言,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鼓舞了被围的英军的情绪。

4月19日凌晨,我一一三团向日军阵地突然发动猛攻,短兵相接,阵地三得三失,与敌人反复肉搏冲杀,险恶的战斗直打到下午2时,我军夺取501高地和油田区,将敌军主力击溃。到下午5时,我军全部收复仁羌油田,使7000余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解救出险,绝路逢生。英军路过中国阵地,个个竖起大拇指,高呼“中国万岁”。在这一场恶战中敌军遗尸1200余具,我一一三团上干战斗兵员也伤亡过半。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