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儒家思想及处世之道 谁真正地读懂了孔子?

2017年5月12日18:33:34历史解密1,701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孔子,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有人说孔子讲究“克己复礼”,就是要人们克制本人的欲望、要求、个性等等,而服从当朝的

七、相信天道恒常。

由于“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所以不少人以为孔子不信神鬼,更有甚者说夫子有反宗教的思想。然而《论语》也有多处文字证明孔子是相信神鬼存在的。

如“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那么,为何孔子不议论鬼神?作为老师,孔子对他说的每句话都是仔细担任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于本人不晓得的、超自然的或者宗教性的事物,“子不语”也是正常的。“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但孔子为什么还要提出“敬鬼神而远之”?

世人常说做人要守“口德”,由于无意中一句话可能就损伤了谁。佛教中讲不能轻慢“佛、法、僧”三宝,人们在随意议论中,会用人心去想神佛之事,无意中就怠慢或曲解了神佛,就会犯下轻慢的罪过。

修炼中要“修口”,做人也得明白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而且另外空间是鬼还是神,人是分辨不了的,所以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

《史记.老子列传》里讲述了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老子也因而指出了孔子的问题所在,“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对此孔子是心服口服:“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又问孔子能否得道,孔子说:“我求了27年,依然没有得到啊。”

老子于是点拨他,“一个人心里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识,那道就绝不会来到他心中的。”也就是说,能否真心向道,舍掉世间的名利情,是能否了悟修炼之道的根本。

孔子虽然是贵族旁支的后裔,但他属于分封后二级行政区鲁国的局外人,他所接触的有关礼仪的书籍,都是外表肤浅的,而周朝内部的官方档,以及珍贵文献,如伏羲《易》等内容或思想,孔子根本没时机看到过,所以从黄帝开始的中华陈旧神传文化,在孔子那时就失传了。

所以说孔子代表中华文化,这句话还不全面,孔子不能代表中国大陆文明前面二千五百多年的半神文化,他只是后面二千五百年人的文化的代表。而孔子到最后,也终于发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的感叹。从这句话里,可见孔子相信天道恒常。

八、不愿平庸,但倡导“中庸”

如今不少人把孔子所说的“中庸”,理解成“平庸之道”,或理解成做人圆滑、当老好人的同义词。什么是中庸?中,正也,不偏不倚,天下之正道;庸,常也,中和守常,不变之天理。

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行为要恰如其分的符合天理根据的正道。中庸思想在儒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而言,中庸是儒家涵养的最高境界。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这绝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

九、尊重人性

有人说孔子讲究“克己复礼”,就是要人们克制本人的欲望、要求、个性等等,而服从当朝的规矩和秩序,甚至还要复古到更早的“周礼”,有人甚至说礼教通篇只有两个字:“吃人”。

其实孔子要求克制的是那些不该有的欲望,非分之想,而不是人正当的要求。《诗经》开篇就讲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还说“食色,性也”,《礼记》记载,孔子的儿媳妇与孙媳妇都是再嫁之人。孔子哪有“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那套说辞?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畅谈理想的过程,几个弟子均表示本人有管理国家的理想时,孔子或轻轻冷笑,或默然不答。

当曾晰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时,“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的理想,就是沐浴在春风中。人性的光辉,由此昭然若照。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孔子“患不均”是指“均田”而非“均贫富” 野史秘闻

孔子“患不均”是指“均田”而非“均贫富”

人们是从社会财富分配的角度来理解孔子的“患不均”论的,它讨论的是贫富差异的问题。笔者以为,这种理解是简单的,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读。 “患不均”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论语·季氏》中,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