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儒家思想及处世之道 谁真正地读懂了孔子?

2017年5月12日18:33:34历史解密1,703阅读模式

文章简介: 孔子,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有人说孔子讲究“克己复礼”,就是要人们克制本人的欲望、要求、个性等等,而服从当朝的

五、崇尚自由

在仁爱的基础上,孔子还讲了“恕道”,爱一个人,假如他的做法跟你不一致,或他干了不该干的事,你能宽容他、饶恕他吗?宽容是仁道精神在逻辑上的必然要求。孔子一方面从阻恶方面强调勿施恶于人,又从容忍方面强调统治者要宽和、容众。

子夏主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论语.子张》第十九)”,孔子则讲“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宽则得众(《论语.阳货》第十七)”。这里孔子表达出了对人的行为自由的饶恕。

除“宽”“容”“忠”“忍”范畴外,“和”“言”“学”也是孔子思想的组成部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第一)”,这里的“和”是表示宽和,而不是“同一”或“混合”。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既然人们在思想上、行为上必然会有差异,那就宽和的让他们保持各自的不同吧,这就是人权,这就是自由。

孔子在尊重人内在自由的同时,也必然会尊重人的外在自由,于是,言论自由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还坚持将言论与行为区分开来:“始吾于人,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第五)。将言论与行为严厉区分开来,这是在法律上保障言论自由的重要条件。

孔子还主张知人必须先知言,“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第二十)”。要想知人,前提就要保障言论自由。

孔子倡导的言论自由包括三方面:“放言”、“慎言”与“无言”。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倡导言论自由重在批评政府和持不同政见的自由,实际上孔子一生就是以抨击时政、谈论当道、规谏君王为己任的。

孔子痛心疾首地痛斥“天下之无道也久矣”,满怀愤恨地揭露“苛政猛于虎”的暴政,他可说是典型的持不同政见者。他不仅倡导议政评政,而且提出为政者对待批评意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孔子把排斥或镇压不同政见的做法,当成是无道的暴政表现,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第十四)”。

六、消除性别歧视

《论语.阳货》中一句“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有人就解读为孔子歧视女性,甚至被以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不过,这是误传。

孔子一贯的思想是平等、仁爱,爱人如己,他怎么会歧视女人。在《诗经》第一篇里,孔子就选的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假如孔子把女人当成道德卑鄙的小人,他会这样描绘人类美妙的爱情?何况孔子从小就是母亲独自把他抚养大,他尊重母亲,能瞧不起女人?

有人根据古文特定的语法,发现《论语》的句式多用对偶。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从语法来看,这里的“女子”和“小人”应该是意思相近类似的词。

按照“人之阳曰男,人之阴曰女”,这里的“女”其实是一个描述词“阴性的”,“女子”就是“内心阴险狡诈的人”,全句就成了:那些内心阴险狡诈、人格卑鄙龌龊的人是最难以相处的。亲近他们,他们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又会仇恨。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孔子“患不均”是指“均田”而非“均贫富” 野史秘闻

孔子“患不均”是指“均田”而非“均贫富”

人们是从社会财富分配的角度来理解孔子的“患不均”论的,它讨论的是贫富差异的问题。笔者以为,这种理解是简单的,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读。 “患不均”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论语·季氏》中,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