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版一带一路实践:大清全球购

2017年1月23日15:10:43野史秘闻1,288阅读模式

乾隆皇帝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表哥”,尤其酷爱进口的钟表。毛皮贸易影响地缘政治的第二个显著表现,是英国与新生的美国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带一路”涌入中国的主要商品,从达官贵人的奢侈品,终于开始转向了一种根本性转变大清国运的舶来品——鸦片……

“焦土政策”的效果是显著的,当1848年美国人终于占领这个地区时,用毛皮制作牛仔们的帽子,已经不再时尚——不是潮流变了,而是毛皮资源几乎枯竭了。

生态灾难不仅仅毁灭了海狸、海獭、海豹等名贵毛皮动物,还殃及其他。殖民者到达之前,北美约有4000多头白尾鹿,但到19世纪末,濒临灭绝;连草原上似乎无穷无尽的野牛,也从上千万头,迅速锐减到了1874年的200头。

曾经因毛皮贸易,而受到了白人怀柔“优待”的印第安人,在协助殖民者们灭绝了这些动物资源后,自己也就成为这盘大棋局中的“弃子”,失去了讨价还价的砝码,正应了当年一位印第安老人的感慨:“我们如今不费力地去屠杀海狸,变得很富足,但很快就会变穷。”

毛皮贸易影响地缘政治,第三个显著表现就是刺激俄罗斯扩张海洋力量。

毛皮的暴利,吸引各国加入争夺,1787年奥地利的“帝国之鹰号”、1791年法国的“强壮号”,都随着英美,开始在美洲与中国之间做起了毛皮生意,广州港的毛皮进口数量,不断攀升。深感威胁的俄罗斯人,不惜动员国家机器,加大对远东及北美地区毛皮的控制,这导致了“俄美公司”——一家类似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企业——的诞生。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俄国人最大的软肋:交通。俄国商人在北美收购的毛皮,须经格陵兰岛,由海路运往鄂霍茨克,然后再走陆路运往恰克图。这条道路十分艰难,有时居然要走足足2年。相比之下,英美法等国商人,从北美洲直航广州,往返仅仅需要5个月。更为关键的是,中俄贸易口岸恰克图,远离中国的人口中心,在市场辐射能力上完全无法与地处珠三角的广州相比。这导致了俄国对华出口的支柱有坍塌的危险。

在毛皮争夺战中日益被动的俄罗斯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广州,试图开辟从圣彼得堡直达广州的海上商路,这促成了1803年8月开始的俄罗斯首次环球航行。尽管这次环球首航在技术上十分成功,在商业上却惨遭失败——大清政府严词拒绝与俄罗斯进行海路贸易,并处分了相关的广州官员。

尤其令俄罗斯人郁闷的是,由于他们总是在恰克图挑战各种规定,激怒了乾隆皇帝,先后3次下令关闭恰克图口岸——最后一次,从1785年到1792年,居然关闭了长达8年之久。而这为欧美毛皮商人的趁机崛起提供了机会,俄美公司在1800年的报告中感叹:“大量皮货经多次转手输入广州,由这里运销全中国,使我们在恰克图的便宜买卖大受打击,最后很可能关税枯竭。美国人说,恰克图闭市使他们受益,皮价可以抬高两成。”

第四个表现,就是加快了新生美国的经济独立。美国独立后,第一艘对华直接贸易的商船“中国皇后号”,在其1784年的首航中,所运载的主要货物,也是毛皮。恰克图中俄贸易中断之后,美国人获得巨大的发展良机,据美方资料,自此到19世纪30年代,美国总共给广州输入的毛皮价值,高达1500万~2000万美元(折合如今30亿~40亿人民币),中国高端人群对于奢侈品的酷爱和强大购买力,成为年轻的合众国的经济“加油站”。

据美国学者估算,从1805年到1834年,广州口岸进口的美洲毛皮,价值400万银元(约合如今5.76亿元人民币),金融在广州的进出口总额中比重并不大,但是,数量足足有16万张之多。毛皮的第一大供应商是俄罗斯,他们的最大主顾也是中国。毫无疑问,对于北美毛皮产业来说,中国的需求是最大的动力。

列强们竭泽而渔,耗尽了北美的毛皮资源,自此,无论南方的广州港,还是北方的恰克图,进入中国的毛皮越来越少。通过“一带一路”涌入中国的主要商品,从达官贵人的奢侈品,终于开始转向了一种根本性转变大清国运的舶来品——鸦片……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